返回

拖油瓶只想种田

关灯
护眼
升堂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话说两边。

俞善提供完线索, 心安理得地将破案难题丢给郭县尉,顺利地把刘巧鸽带回了平溪村。

俞善之前特意在织工院设了一间休息室。房间不大, 陈设也简单, 屋里靠内墙横砌了一张大通铺,连左右两侧靠墙都摆着卧塌。

一进门的侧手边摆着木盆、香胰子、铜镜、梳子之类的可供人洗漱的清洁用品,总之, 不追求美观, 只讲究实用,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可以多容纳几个人休息。

屋子里铺盖都是新的, 将刘巧鸽暂时先安置下来, 待她洗漱休整了一夜, 第二天, 俞善才坐下来, 跟刘巧鸽好好谈了谈。

刘巧鸽这些日子躲躲藏藏的, 除了一包银子之外身无长物,她的身量跟俞馨娘差不多,俞馨娘借了身干净衣裳给她先穿着, 好歹收拾得清爽利索。

俞善觉得刘巧鸽看起来虽然比之前消瘦一些, 整个人却有种说不出的容光焕发。

饶是性子泼辣, 刘巧鸽还是被俞善上下打量得脸皮发烫, 嗔怪道:“你这眼睛里怕是带着钩子吧, 看得人怪不自在的, 不还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 有什么可看的?”

“当然是觉得你好看,才多看几眼。”俞善毫不吝啬的夸赞道:“看你学会为自己而活,知道你能为自己打算了, 替你高兴而已, 这样很好。”

刘巧鸽闻言神色黯淡:“好什么,像我这样被人休弃的妇人,连家都没有了,根本无家可归。”

有父母双亲在的才是家,疼爱刘巧鸽的双亲已逝,只有哥哥嫂子的家,怕是容不下她了。

俞善本来无意提及她的过去,老是揭人伤疤,又怎么会愈合呢?所以她只提未来:“那你有什么打算,落户在平溪村吗?要是没记错的话,我大伯母孙氏是你大姨?”

“说是大姨,叫着亲热而已,孙氏其实是我嫂子的姨,我也跟着混叫一声罢了。”刘巧鸽昨晚上其实已经想好了:

“我那一包银锭一共是九十五两,我想拿出五十两来买地,再花上二十两起几间屋子,应该就能把户籍落下来了。我有手有脚的,挣的肯定能养活自己,还能剩下二十五两的压箱银以防万一。”

刘巧鸽扳着手指一样一样算,说完,她满怀期待的看向俞善:“善姐儿,我看到你后院盖的新织坊了,几十张织机呢,你要不要招人做活?虽说我现在手皮粗糙,摸不得织机,能有个杂扫的活计也行。我就是想跟你在一块儿,总觉得心里踏实。”

俞善心说难道我是能带来安全感吗……

她倒是觉得刘巧鸽性子泼辣,敢说敢做,很适合做织坊的管事,有她跟俞蔓一个管人事,一个管技术,就不怕那帮织工再起小心思了。

俞善摇头拒绝道:“杂工不行,我已经请过人了。”刘巧鸽闻言,不由面露失望。

谁知,俞善拉长了声音道:“不过嘛……”刘巧鸽猛的抬头,目光炯炯的看着俞善。

俞善笑眯眯的说:“织坊还缺一个管事,专门负责管织工的。你要是愿意,工钱每个月一两银,试工三个月……”

“我愿意,当然愿意了。”刘巧鸽不等她说完,忙不迭的答应下来,生怕俞善反悔的样子。

“你听我把话说完嘛。”俞善失笑着摇摇头:“三个月以后,要是你做得好,也愿意留在织坊,就可以像我大姐一样,拿织坊的分红,但是要等三个月以后,咱们再具体谈分成数是多少。”

反正不管现在俞善说什么,刘巧鸽都是连连点头。

俞善略微想了一下道:“那这几天你先跟我大姐了解下织坊的事务,认认人,等过几日我再宣布你是织坊的新管事,你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先熟悉一下织坊。”

直接就宣布刘巧鸽是织坊的管事,恐怕底下有人阳奉阴违,至少要给她几天准备功夫,先观察好手底下织工的性情如何,以后才好管人。

给织坊招到新管事,俞善总算放下心头一桩大事。

另外,她已经打算好了,请钱婆婆家的小儿子钱元宝到庄子上当车夫,这几天正请俞根叔教钱元宝怎么赶车,怎么伺弄骡子呢。

钱婆婆母子俩名下地也不多,这段时间钱婆婆在小镜庄的磨房帮工,也不少赚工钱,就是没什么闲功夫去打理田地,光靠钱元宝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钱婆婆有意干脆把那几亩地佃出去,给小儿子钱元宝也找个活计。

俞善见钱元宝老实能干,就动了心思雇他专门做车夫,以后送送货什么的,就不必麻烦奚晟了。想来他走之前,也有许多事情要安排,整天跟自己东奔西跑的,耽误不少功夫。

没过几日,郭县尉叫了个差役通知俞善第二天到县衙去听审案,怕有人狗急跳墙,奚晟少不得跟俞善一同前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