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男配的自我修养快穿

关灯
护眼
废物体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天光大亮, 时砚再次检查自己的身体,较之昨晚已然有了很大改变, 那种无时无刻存在的疼痛减轻了许多, 进入了普通人能忍受阶段,不像之前每呼吸一口气,胸腔内部都火烧火燎的疼。

都说之前的时砚于武学一途上是个废物, 没遗传到父亲宗持仙一丝半点儿天赋便罢了, 甚至连山庄内普通弟子都不如。若不是投了个好胎,就这水平, 谁知道你是谁呀?

可昨晚时砚并未有过分举动, 只是按照记忆将折柳心法在体内走了一遭, 分明感受到这身体是个根骨奇佳的武学奇才, 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习武而已。

此时, 小饿还趴在地上睡觉, 时砚缓缓起身,开始认真打量现在的住所。

哦对了,小饿是方才时砚单方面给大狗取的名字。本来是想叫小恶的,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没必要跟一只狗过不去。

火堆在燃烧了一夜之后终于只剩下灰烬, 闻着空气中的烟火气, 时砚缓缓抬头打量这个四四方方, 困了他五年之久的地方。

也许是昨晚吃麻雀的行为过于可怕, 平日里那些叽叽喳喳落在院子周围的鸟儿没了踪影, 时砚也不觉可惜。

运用昨晚修炼了一整夜的内功心法,凝神,提气, 身形灵活的越过高大的院墙, 一路顺着记忆往东北角一个院子行去,偶尔在房檐屋顶借力,脚尖轻轻一点,像是一只灵巧的燕子掠过平静的水面,余下表面清波荡漾,很快归于平静。

加上独特的隐藏身形方法,在高手如云的武林第一庄折剑山庄内,竟无一人发现他的行踪。

两盏茶时间后,时砚悄无声息的站在一处檀香袅袅的院子屋脊背阴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的听着下面来来往往的丫鬟婆子们的对话,不用亲眼所见,时砚凭借记忆就能想象下面是何等热闹的场景。

这个院子,是时砚这五年来想靠近又无法靠近的地方,是他心里唯一柔软和渴望的地方。

下面有个穿靛青色棉布衣裙,上了年纪的妇人小声问两个从主屋出来的小丫鬟:“如何?”

其中一个小丫鬟恭敬的回答:“回嬷嬷的话,还是和以前一样,夫人今早用了半碗米粥,搭配三个小菜,粗略用了几口便说没胃口。”

嬷嬷摆摆手,拎起裙摆进屋,只见屋内的生活起居用度,一应都是素色为主,淡雅的很,转过屏风,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小佛堂,佛像下蒲团上,一个一身僧衣,背影婉约,乌发径直垂落腰间的女子跪坐着念经,香炉里冉冉升起的烟雾让这一方小世界变得朦胧不真切起来。

嬷嬷见此情形,心下叹气,走上前小心劝慰:“小姐,您已经半月没探听过小少爷的消息了,昨儿听人说大老爷那边的少爷和小姐又去找咱们家少爷的麻烦了,您看要不要派人去瞧瞧?”

僧衣女子嘴里不疾不徐的念着经文,嬷嬷见怪不怪,知道她的脾性,一直等到一炷香过后,才听女子用清冷的声音道:“说了多少遍,现在折剑山庄是大哥在支撑门户,时香和时隐就是正儿八经的大小姐和二少爷,什么那边的这边的,以后莫要如此,免得被人听去了不好。”

老嬷嬷心下无奈,不想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上多做挣扎,她一心挂念住在西南角的小少爷,只想在小姐这儿听个准话。

“那您瞧派谁去打探小少爷情况好?竹枝聪慧机敏,身上还有一点儿防身的功夫,就让她去可好?”

僧衣的女子却缓慢摇头:“不可,大哥这些天不在家,咱们这时候让人私下里打探阿砚的情况,回头让大哥大嫂知道了,心下难免多想。

既然将阿砚托付于大哥大嫂,就不能在人后做出这般小人行径。总归他们不会亏待我儿,待过几日大哥回家后再见不迟。”

嬷嬷听的头都大了,自家小姐年轻时被家里宠爱,出嫁了被夫君宠爱,夫君年纪轻轻去了,又被大老爷两口子笼络住,俨然一副对他们全然相信的样子,连唯一的儿子也交给那两口子抚养,自己关在小佛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儿子的情况能做的不闻不问。

可怜小少爷小小年纪,在自己家里过的像是寄人篱下,她这个老婆子见了都心疼。

“嬷嬷,你就是多心,出了这个院子可别这样了,即使我信不过大哥,还能信不过大嫂?大嫂可是我嫡亲的表姐,表姐未出嫁时,我们关系就极好,何况现在?”僧衣女子温声劝慰嬷嬷。

嬷嬷听的心梗,心说父母都有信不过的,何况还是一个表姐?知人知面不知心,以前姑爷在江湖上闯出赫赫威名,将折剑山庄硬生生从一个无名小卒拔高到武林第一山庄的位置,是名副其实的武林第一庄庄主。

可自从姑爷于那一役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折剑山庄就不再是过去的折剑山庄了。

按理来说,这折剑山庄是姑爷留给小少爷的产业,可那时候小少爷只是个八岁的孩子,于武学上未没显露出什么过人的天分,无法服众,这才有了大老爷临危受命,从侄子手里接过折剑山庄的说法。

五年过去了,现在江湖上还有几人记得折剑山庄的主人到底是谁?外人只知庄主宗持剑,还有何人能想起宗时砚?

僧衣女子看嬷嬷样子,出声安慰道:“嬷嬷,你看我这院子的吃穿用度都是顶好的,与相公在时也不差什么,每次我见阿砚那孩子,不管是身上穿的,平日吃的,亦或者说住的地方,都是庄子里数一数二好的。

你没听庄子里下人说吗?大哥对阿砚比时香和时隐那两个亲生的孩子都好,为这,经常惹得时香吃醋不已。

你也知道阿砚在武学一途上没天分,我这做娘的没本事,阿砚往后行走江湖大概是要依靠大哥他们一家的,倒不如现在狠狠心,让阿砚和大哥家两个孩子打好关系,自小的情谊,到底是不一样的。”

嬷嬷都要被自家小姐的天真给气笑了,什么人会疼爱别人家孩子胜过自己亲生孩子?这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

这种说法一开始还只是在庄子内流传,近两年,江湖上隐隐约约都有了传言,外人谁不因此赞一声宗庄主仁义的同时,假惺惺的来上一句:“那个孩子,可惜了!”

这不是踩着自家小少爷的名声上位是什么?

好几次她偷偷去看小少爷,那院子外面确实气派的很,景致打理的叫人挑不出错来。但院子里是何情景,她至今一眼都没瞧见过,都说是小少爷不喜欢旁人不经同意随意进出他的院子。

可姑爷在的时候,小少爷活泼好动,善良热忱,哪里像现在这样孤僻,谁都不让接近?

想想小少爷不小心露在外面的胳膊手臂上的伤口,青青紫一片,下人都说是小少爷不服输,不想丢了姑爷折剑仙人的名声,夜以继日勤学苦练功夫所致,嬷嬷就心疼的厉害,想当年姑爷在的时候,说小少爷不想学武也无妨。

有他这个做父亲的在,小少爷只需要快快乐乐的长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可,天下间谁都勉强不了他宗持仙的儿子。

说那话的时候,姑爷意气风发,武林之中无敌手,何等自信。

可这人啊,有时候不得不信命,谁能想到那样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强不过命运,并未如众人预想的一般,独立领风骚几十年。宛如昙花一现,出现的让人惊艳,离开的同样震惊。

僧衣女子继续温声道:“嬷嬷,也不是我这做娘的狠心,我让人撤了阿砚身边伺候的下人,让他学着和普通弟子一样事事亲力亲为,不过是不想让他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前,过于招摇罢了。

相公生前结仇无数,那些嫉妒他,甚至想置他于死地的人从未放弃过找我们母子寻仇,若不是前头有大哥大嫂,有折剑山庄顶着,我们母子这会儿说不定早就被人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说不得往后还要依靠大哥大嫂几十年。

为这,都不能让阿砚过的太好,戳大嫂的心窝子。”

嬷嬷气结,合着你也知道你们母子过得好就是戳段氏的心窝子呢?那你干嘛不减了自己的吃穿用度,退了你身边的丫鬟婆子?这院子里吃的用的还和姑爷在世时一般无二。

却主动让人将少爷身边的丫鬟仆从都散了,将一个陡然丧父的孩子推出去,散了他身边的仆从,让他去讨好以前根本玩不到一起的哥哥姐姐,何其残忍?

要不是当年亲眼看着自家小姐生下小少爷,嬷嬷都要怀疑孩子是不是捡来的?

要不是眼前之人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嬷嬷恨不得敲开脑壳儿看看里面装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偏偏这院子里能自由行动的所有丫鬟,都是大夫人那边派来伺候的人,那些人明面上只听自家小姐的话,小姐不让去,就没人能正大光明的去看小少爷。

最后嬷嬷也只能重重的叹口气:“小姐,你糊涂啊……”

僧衣女子拿起念珠,轻轻摇头:“嬷嬷,你不懂,我都是为了阿砚好……”

说罢闭上眼睛开始念经,一副拒绝和人交流的样子。

时砚在房顶将一切听的明明白白,说不上失望也没有惊讶,今早走这一趟,完全是因为此前支撑时砚继续走下去的信念,就是逢年过节和母亲丁挽相见,和她说说话,穿一件对方亲手做的衣裳,被她抱在怀里轻柔的安慰。

听母亲用充满希冀和愧疚的语气对他说:“阿砚,你一定要乖乖听话,不要惹你大伯和伯娘生气,好好学习折柳剑,等到你大伯将折剑山庄归还与你的时候,咱们娘两的苦日子就结束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