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女扮男装那些年

关灯
护眼
170初露锋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太史纳鲁是谁, 这是南蛮的敌军主帅,战功虽不及护国公, 可名气也极大, 然而谁能想到,这样厉害的一个人,如今会被谢蘅取了首级, 出现在大魏的军营里。

楚弋满眼不可思议的看着谢蘅, “三郎,你.........”

三个月的蛰伏, 足以让谢蘅对现在的情况了解透彻。

南蛮铁了心要开战, 先不说这个不是谢蘅以一己之力就能阻止, 便是宣帝那边, 她区区一白衣, 也说不上这种能决定两国大事的话, 退一步说,纵使宣帝放心把这种家国大事交给她这样的小辈,谢蘅还不愿掺和呢。

她之所以去敌营, 主要是为了报这具身子母亲兄妹亡逝之仇, 只不过, 凑巧遇到了南蛮策划两国战事, 又偶然得知护国公的事, 便是太史纳鲁让人做的, 这新仇旧恨加一起, 谢蘅要不做些什么,都对不起自己蛰伏这几个月吃的苦。

她看着周围诧异的纷纷站了起来的众人,最后把目光放在了为首之人上, 恭敬道:“季伯伯, 南蛮与西秦同时对大魏不宣而战,便意味着两国对魏早有打算。”

“此战既已无可避免,三郎不才,自告奋勇取了太史纳鲁首级,但愿没给我军添乱。”

现在在场的人,除开谢蘅外,一共有五人,分别是主帅季老将军,中将郑砚,副将陆平之,校尉楚弋,副尉宋安年。

成功在虎啸关外伏击了南蛮小队后,在谢蘅的强烈要求下,楚弋把她带到了魏军大帐。

现在是特殊时期,楚弋要带上百人出城这事,事先告诉过季老将军,谢蘅选择动手的时辰不算早,差不多就是休息的点,只不过,南蛮这边士兵休息了,大魏这边却因为兵马等各种补给问题,还在商讨后面的对敌之策。

因此,谢蘅到大帐时,人都是齐的。

乍一见面,如何寒暄此处不再多提。

护国公昏睡了五个月,一直是谢蘅的营养液吊着,现在都还未醒来,所以现在大帐内,能做最终决定的,是季老将军。

要说这季老将军,就不得不提到朝廷的安排。

大魏挨着南蛮西秦的州府有三,分别是青州,益州和南越,其中益州最为特别,与两国皆有接壤。

青州刺史蒋勇,护国公萧尚,和沐王手下的傅平生,是大魏常年镇守边境的三大猛将。

先前楚弋与护国公副将陆平之一道上书朝廷,强调益州异样,请求朝廷重新派

人过来,镇守边疆。

青州刺史蒋勇因青州动乱一事被罚,后镇远大将军姜淮安接管青州边境,二皇子动乱,朝中又处置了一批武将,如今护国公萧尚坠马昏迷不醒,朝廷竟连可以代替护国公之人一时之间都选不出来。

不得已,朝廷最后只能从益州的另一要塞南关调季老将军过来,主持大局。

季老将军年轻时在战场上也是威名赫赫的大将。现在年逾七十,朝廷调人来时,也没想到南蛮会发动战争,现在战事一起,在新的任命过来之前,一切的行军布仗,都得倚靠老将军决断。

今天是五月初三。

距离南蛮第一次进攻大魏,才过去两日。

第一波进攻最猛,目的就是为了一战告捷。

何时进攻属于军事机密,谢蘅好不容易打探到南蛮将在五月初二晚上行动,结果谁也没想到五月初一清晨,南蛮便突然有了动作。

万幸的是,大魏这边先前心下就有了底,因此有过准备。

所以,一日激战过后,大魏这边是艰难的把虎啸关守了下来。

双方都有损失。

也正是因为两军已经开战,所以谢蘅这才急着回来。

大魏的边疆,是无数萧家人用鲜血捍卫的结果。大魏这边有这么多她的亲人,她便是再狠心,也不可能对大魏的将士狠下杀手。

季老将军与护国公是旧识,虽常听老友提自己的外孙,这却是他第一次见谢蘅。

他万万没想到,谢蘅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一确定太史纳鲁的身份,他顿时眉开眼笑了起来,“这怎是添乱。”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天佑我大魏啊哈哈哈哈。”

“好!”

“好啊!”

“现在地方没有元帅,正是我军反攻的大好时机。”

“三郎,快,你与我等人细细说说,南蛮军营的情况。”

谢蘅点了点头,处变不惊道:“南蛮方对外宣称进攻虎啸关的有十五万大军,但我细看过了,此次驻扎在虎啸关外的,至多只有八万。”

伴随着谢蘅话落,在场的众人都吸了口气,楚弋没忍住紧张的问:“三郎你确定?”

对外宣十五万,实则只八万,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战场上瞬息万变,一招不慎都容易全军覆没,人命不是玩笑,谢蘅这话所带来的震慑力,不比她取了太史纳鲁首级少多少。

谢蘅点了点头,“他的军营中,有上百个空帐,每日里烧的柴,开的锅,数量都和十五万人对不上,若按一口锅供五十人食用算,他至多只有八万人。”

“可探子明明来报,南蛮从各地召集了三十万人......”

说话的是副尉宋安年,谢蘅摇了摇头,“不,年叔,探子那边的消息,不一定是错的。”

“益州地势险要,南越是平地,现在两国共同出兵益州,若我是南蛮人,我应该会声东击西,益州能攻下最好,这样很快就能打到秦川,可益州若是攻不下,南边的两越是富饶之地,从下往秦川走,纵使最后打不到大魏都城,也能将南方洗劫一空。”

“所以,三郎猜测,他应是把余下的七万,都加到了南越那边,对外号称攻打南越只十五万的兵力,可事实上,南越那边的兵力,至少有二十万。”

先前谢蘅所在的阵营是小营,大部队的人马都是四月底才抵达的益州边境,即便先前知道有十几万的人马要过来,可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真实是什么情况,因此,这些消息,也只能现在才说。

谢蘅的猜测有理有据,不无道理。

大家连忙把目光看向季老将军,“将军!”

“不急。”季老将军脸色有些沉重,他吸了口气,“三郎。”

“你继续说,还有什么发现。”

谢蘅微微颔首,“先前在楚叔帮助下,抓了一个敌军校尉,名叫元桑,季伯伯可曾听过?”

大家彼此看了一眼,没人听过这个名号,季老将军试探道:“他是?”

“这人不仅是南蛮前锋校尉,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南院大王公冶无渡之子,全名公冶元桑。”

能蛰伏敌营三月,还能取南蛮主帅首级并毫发无伤的带回大魏,并且成功取得敌军情报,以上这些换在任何一人身上,都算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谢蘅不仅办到了,现在竟然还告诉大家,今晚抓的这人,是公冶无渡的儿子。

除季老将军还算沉得住气外,余下众人,皆是诧异的看向谢蘅。

这里要提的是,南蛮官制与大魏不同,南蛮穆宗之下,未设三省六部,而是设的南北两院,又称北大王院和南大王院,最高统领为两院大王,这名字里虽带着王字,却不是皇室,若硬要比较,和大魏的丞相一职,倒是有些相像。

现在的南蛮,北大王院势力明显要低于南大王院,是以南院大王的地位,仅次于南蛮穆宗,若元桑真南院大王之子,这对后面的谈判,必然是有利的。

然而,一直没开口的中将郑砚,听到此处头一次质疑起了谢蘅的话。

“公冶无渡之子参军这种事,探子都未曾探到,你是如何得知?你又如何确定他的身份?”

“上次我外祖在将军府内被刺杀后,我就通过蛛丝马迹查到了和南蛮有关。”

“随后亲自卧底南蛮军营,那个时候,就是元桑在训练新兵。”

“新兵里,总有一些人,是罗尔城来的,他们听到过一些风声,元桑的身份,只要是真的,已经做到校尉的他就不可能瞒得一丝不透。”

“后来经过一些观察和证实,我可以确定,他即便不是公冶无渡之子,也和公冶无渡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里谢蘅其实没有把话说完。

她之所以混入敌营,并非是为了大魏这么高大上的理由。

她只有一个目的,帮这具身体逝去的亲人报仇。

元桑是南蛮南院大王外派历练的儿子这一点,是谢蘅花了300多点帅气值从系统得到的信息。

若非如此,她也不会贸贸然去敌方军营。

在南蛮军营时,谢蘅脸上一直带着的是华明的脸皮,喉结和内裤以及肉衣,她也一个没落,是以先前离开南蛮军营她一换下面具后,元桑一时之间并没有认出她来。

南院大王远在罗尔城谢蘅接近不了,可接近他儿子,倒是容易的多。

傀儡木系统出品,若要使用,需要目标人物的姓名、生成八字和鲜血,三者缺一不可。

中傀儡木者,将听施术者命令行事。

只不过,一张傀儡木只能使用一次。换言之,只能让傀儡替自己办一件事,事成傀儡木自动失效。

谢蘅把自己拥有的这张傀儡木,用在了让元桑刺杀公冶无渡上。

以他的身份,接近公冶无渡再容易不过,没有人会想到,元桑会刺杀公冶无渡,自然,也不会对他进行诸多防备。

而现在,她要做的,要么是把公冶无渡吸引过来,要么是把元桑给人送到他的身边。

公冶无渡作为南院大王,轻易不会离开罗尔城,因此,相较于前者,谢蘅其实更倾向于后者。

元桑功夫谋略都不差,若是没有大的变故,绝不会从前线退下。

所以,谢蘅才会废这么大劲在离开南蛮军营时,还把元桑用计引到虎啸关外。

此乃一石三鸟之计。

不可否认谢蘅的回答有些避重就轻,但现在去核实元桑的身份,并不是明知之举。

季老将军闻言沉吟了片刻,却是又问:“现在南蛮军营里,可还有什么坐镇的人物?”

“有一明威将军,一游骑将军,但这两人的威望,并不及太史纳鲁,啊对了。”

像是想起了一茬,谢蘅噙了噙自己的嘴角,对季老将军笑道:“季伯伯,险些忘了告诉你了。”

“我临走前,在他们喂马的草料里,塞了一些巴豆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