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进击的农妇[年代]

关灯
护眼
第019章学校礼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一批三十多只鸡, 下蛋的就有快三十只, 每天鸡蛋都吃不完, 自家吃的保证足够了剩余的那些鸡蛋才是准备交到大队部去统一出货的。

鸭蛋一般积攒到两百来个或者一百来个, 就会腌成咸鸭蛋, 或者就跟着大队部的鲜蛋一起直接送到煤机厂给罗科长。

鹅养得不多, 鹅蛋就比较少, 基本上都留给自家吃了。

罗科长负责厂里两千人的饮食,老门山脚村的这些青菜蔬果鸡蛋鸭蛋算是替他解了点忧,只要是质量过关的, 罗科长都愿意收。

而且这年头的人纯朴,出给罗科长的那些蔬果青菜都是选的最嫩最鲜的,家里养猪还养那么多鸡鸭鹅, 那些老点的青菜完全可以直接喂了猪和这些鸡鸭鹅。

春后村民出的新鲜青菜也是一茬茬的收了, 老门山脚村搭上罗科长之后替村里涨了很大的收益。

对于最大的功臣朱立勤和叶有华翁婿俩个,大队长特意在会议上跟大家提了一次, 大家也都记着这情分。

朱娇娇家的人都勤劳实干, 大队长也是看在眼里的, 朱娇娇家平时集体个人都顾得好好的, 家里出产也不少, 自从开春山上的蘑菇出来了, 朱娇娇家还挤着时间进山采蘑菇,每次朱娇娇家除了鸡蛋鸭蛋和蔬菜都还要附送许多蘑菇。

可以说,大队长是眼看着朱娇娇家勤劳致富的。

而且朱立勤家也不小气, 平时在山上找到蘑菇多的地方也会跟村民们说一声, 并不自家独占,甚至有时候还会撒一些蘑菇孢子在山上,一场春雨之后一般都会长得满满的一片一片的。

自然大队长也不知道朱娇娇家自家就有个蘑菇房,上山采蘑菇只是个遮掩的幌子,自家并不需要全部在山上采蘑菇,朱娇娇家也都不是小气人,还受朱娇娇的共同富裕方针的影响,从来都不会瞒着山上哪些地方有好的收获。

就算是老门山脚村如何隐瞒,每次出去送货就算是赶多早也总是瞒不住人的,整个桥湾镇公社都知道了,老门山脚村是桥湾镇最富裕的村子。

唯一庆幸的是大家把罗科长给藏的死死的,一丁点都不敢给人说,说了肯定会给罗科长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方其他村也找上门去,罗科长还能有个清净吗?

老门山脚村整个村的村民们都沉静了下来,拼着劲干农活。

开春搞完了农活有了一段时日的闲时,大队长将建学校和大礼堂提上了会议。

老门山脚村既没有自己的学校,也没有用来开村民大会的礼堂,村里的孩子们要上学都是翻几座山去龙门小学上学,平时还好,但每到夏季刮风下雨,冬天刮风下雪,看着孩子们翻山越岭地去上课,大多数的家长都是不放心的,所以有些孩子就干脆停了上学了。

因为没有礼堂平时开村民大会都是露天开的,每逢下大雨或者是冬天刮风下雪,顶风顶雨顶雪的村民们都有着满腹牢骚。

这个说,“大队长,咱们什么时候也修个大礼堂啊,这每次开会都顶风顶雨的,天儿冷,有点撑不住哇!”

那个也说,“我看咱们不光得修个大礼堂还得跟龙门山那边一样建个小学,娃儿们大冬天的天天顶着风雪翻山越岭地去上学,这也太苦了。”

“就是,咱们老门山脚村可比龙门山还要大,要上学的娃娃也多,干嘛自家不建个学校哇?”

“对,建学校咱们是愿意出力。”

“建好了娃娃们也不用跑那老远去上学啊。”

大队长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也只能面色有些沉闷地吸着旱烟,建学校、修大礼堂这两个件事情自打当上这个大队长之后,他年年都有想过的,连建学校的地儿跟要哪个地方的教课老师的他都在心里面挑好了,但是村里没钱。

建学校不仅仅是选好地就行了的,就算是人工全部都是村民免费的,青砖自己烧,但建学校的那些水泥和瓦片也是需要钱买来的。

但是前些年那是什么收成,家家户户连饭都不怎么吃得饱,只有去年的收成还成,这会儿队上还存有一点钱跟粮,再加上今年跟罗科长签了合作合同,大队长终于把建学校修礼堂的事儿提了上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