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进击的农妇[年代]

关灯
护眼
第065章梦里梦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两只羊在家里才呆了没多久就已经快要住熟了, 朱娇娇估摸着再过些时日, 只要不是饿了, 恐怕它们就算是听到动静也不会起身抬头看了。

朱娇娇将草团打开直接晾在了猪圈里, 这会猪圈还是空的。

等把水晾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给两只羊吃。

忙完了朱娇娇自水缸里倒出来一点点水净了手先给成义伺候好了才回了堂屋。

这会朱立勤已经坐在了堂屋里检查孩子们的功课, 孩子们赶功课最先做的都是练字, 按照年龄大小安排功课, 假期的功课比平时多很多,平时任务是假期的约摸三分之一的功课。

假期不上课的时候规定了每个人每天有三页到五页的毛笔大字(用的大纸张,一页一百个字), 三页到五页的毛笔小字(小纸张,一页三百个字),一页到三页的钢笔字(小纸张, 一页三百个字), 一页到三页的铅笔字(小纸张,一页三百个字)。

其中繁体字和简体字的任务各分一半。

这是书法, 这已经算是不轻的功课了, 还严格要求不能不能写错写坏一个字, 如果写错写坏了, 错一个字按二十个字补回来, 坏一个字按十个字补回来。

第二个要赶的就是画, 平时三天到五天左右一幅画的功课,如果是农忙时期,会干脆免掉这份功课, 而假期则规定每两天必须要交一幅画, 必须认真作画,不能随意敷衍,否则功课照补。

于孩子们来说最轻松的功课应该就是下棋了,不论平时还是假期,每天只需要下一盘棋,只要保证是认真对阵的,也不论输赢,一盘棋即可。

最难为情的就是琴这一门,早晚不能扰民,只能活动调动时间,很多时候都是中午的时候学习加做功课。

这门功课用的乐器都是自家新制的竹箫和竹笛,老门山有一半以上的人家多多少少都会吹竹箫和竹笛,孩子们一开始学的时候要么是竹笛吹不出声音,又或者箫声或许尖锐刺耳。

因为朱家邻居极少,这箫声跟笛声一响,大家随便一听就能听得出来声音是从那家传来的,老门山会这门技艺的社员还真不少,吹一吹也是常有的事,不会吹的人听得久了也都能听出个好歹来,没少被人家拿来取笑。

后来倒是很快都学会了,将五音学齐了就得吹曲子,有些汉子吹得曲子就有些不大雅致,小孩子学这个又快得很。

每次听到孩子们无意间吹出来的曲子真的令人堪忧,只能手把手的教,别的不敢教,红/歌一曲一曲的教会了。

平日里就只许吹这个。

竹箫跟竹笛也不讲究什么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指法,熟悉了乐器就直接教曲子,一首曲子从陌生到熟悉,从盯着曲谱到闭着眼睛也能吹出来,就是这么教孩子们的。

竹箫跟竹笛学起来快,也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需要指导,朱立勤觉得这样对孩子们还是有点不公平,前些日子朱立勤就在一块木板上做了简易的七弦琴的画线,教孩子们空弹琴。

这样空弹琴就需要有人盯着指法,家里只有朱立勤会这门技艺,四个孩子一天轮流一个。

其实这样也未必管用,老门山有一句俚语,说别人“空弹琴”,意喻做无用功。

但于朱立勤来说,他只是尽力让孩子们多学一点他会的东西,至于最终是否有用到的一天,谁也说不准。

再怎么的,学了琴棋书画哪怕将来不一定能用得上也能陶冶情操。

朱娇娇在卓旁找了个位置,将脚搁在火盆边,继续做着鞋面,等做完一只,她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也到了该做饭的时候了,她看了看下了一盘棋歇了会继续认真做着功课的孩子们,拍了拍手问到,“孩子们,今天晚上大家想吃什么?两个人可以合起来报一个菜。”

过小年,在年前也是一个大节日了,生活水平可以往上提一提,中午因着父亲他们要在大礼堂用饭,她没敢做得太好,晚上就好补上,她让孩子们自己报一报想吃的东西。

几个大孩子还没出声,素瑶就报了一串,“红烧猪皮肉,辣子鸡,粉蒸肉,酿豆腐,糯米肉丸蛋卷汤。”

耳听着素瑶已经报了这么多菜了,其他三个大些的孩子都摇头说姆妈做什么就吃什么。

朱娇娇就看素瑶,“素瑶,姆妈说两个人合起来报一个,你一个人报了五个菜?”

素瑶转了转眼珠子,狡辩到,“我给大姐姐二姐姐和大哥哥报了,还有阿公和阿婆的我也报了。”

“那合起来也没有五个呀!”朱娇娇就看她还能怎么说。

素瑶脑子一转,“阿公阿婆是大大长辈,他们肯定是一人能报一个菜的,还有一个就是爹爹跟姆妈的啦。”

“哦,好吧,就当你最小,爹爹跟姆妈疼你,选了跟你一样的,那你有没有问过你阿公阿婆,还有你大姐姐二姐姐和大哥哥?他们可未必就想吃你报的这些菜哦!”

这可难不倒素瑶,在几个月以前她还是家里年纪最小的一个,不说姐姐哥哥们平时会让着她,就是阿公阿婆和她爹爹,每每她使出撒娇卖萌的手段来也少有不依她的。

家里是不允许孩子们撒泼放赖的,但是撒娇卖萌却从来没说不好,除了朱娇娇,每个长辈都很受用。

果然素瑶使出了撒娇卖萌的手段几个姐姐哥哥跟阿公阿婆就都依了她。

朱娇娇蹙了蹙眉,看在今天过年的份上到底没有说教,“行,今天就按素瑶报的菜,不过,素瑶,现在你们四个兄弟姐妹中间你最小,凡事都应该谦让姐姐跟兄长的,你今天抢了话,就罚你初一到初五都不许再点菜。”

“啊?好吧。”素瑶听了好不沮丧,不过她知道,如果说家里人人都让着她,只有姆妈罚起她来那是一丝折扣都不会打的,她只好恹恹的接受了现实,心里暗自嫌弃自己嘴快,下回先跟姐姐和哥哥商量一下再报吧。

素珊和素璎看到小妹妹沮丧原想安慰一二,比如到时候把过年时自己的点菜权让给她什么的,不过姆妈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一个都不敢出声,只好拍拍素瑶的肩膀以示安慰了。

朱立勤和于敏乔从来不会在女儿教育子女的时候唱反调的,所以就静静的看着素瑶被女儿给教育了一番。

朱娇娇满意的看着素瑶接受了惩罚才去了厨房忙活。

红烧猪皮肉她是早就在领了猪肉回来那天就做了的,将猪皮割了下来,割了猪皮的肉,太肥的用来炸猪油,不太肥的就用来做猪血粑和灌香肠,腊肉跟腌肉都是用的半肥半瘦的肉。

红烧猪皮肉最简单,主料就是红烧猪皮肉,配料又黑色豆豉、红辣椒粉、蒜叶切段。

辣子鸡的主料是腊鸡和莴笋梗,腊鸡剁成块,莴笋梗切成片,配料有干辣椒切段、生姜切丝、大蒜头切片、蒜叶切段、香菜切段、香葱切碎。

粉蒸肉也简单,需要的米粉已经有备的,米粉做起来麻烦,大米合着配料先炒熟至微焦,然后再研磨成微粗的粉末即为粉蒸肉的米粉。

粉蒸肉的肉最好是用瘦肉多肥肉少一些的五花肉,吃起来才会不肥不腻,将五花肉切片,然后放在用料酒、酱油、醋、腐乳汁、葱、姜丝制成的腌料里头搅拌均匀,再腌渍二十分钟左右,然后将腌渍好的肉片跟米粉搅拌均匀,外头酒楼里还会一片片在碗底的码得规规整整的,自家吃的时候无所谓规整了,拌好了直接上锅蒸熟。

酿豆腐跟糯米肉丸都需要肉糜,不过肉丸子平时用的也不少,所以家里有备好油炸过的肉丸子。

家里除了腊肉就是腌肉,腌肉是用了腌料掉浸泡的,做粉蒸肉需要调制,肉糜就不需要再调制了,取出纯瘦肉剁成肉糜备用。

酿豆腐需要的豆腐是新鲜豆腐,之前做猪血粑的时候做了好些豆腐,留了一些豆腐放在凉白开里浸泡,能放一段时日。

取出豆腐切成两半,中间挖空,填进去肉糜,豆腐需要在锅里煎至两面呈金黄色,然后添加酱料煮至酱料翻滚即可起锅。

酿豆腐的酱料就比较简单,酱油、腐乳汁、胡椒粉、水就成了。

糯米肉丸蛋卷汤算是最复杂的。

糯米或者是提前浸泡,或者是蒸熟,这次用的肉丸子是已经油炸过的,只能用蒸熟的糯米,将肉丸子在糯米里滚一滚,周边都滚满了糯米,稍微蒸十分钟备用。

蛋卷做起来就更麻烦,鸡蛋打散,一勺一勺的下油锅炸熟捞上来,沥干油,将肉糜用炸出来蛋皮包裹成型,然后上锅蒸熟备用。

加了料的汤水先烧开,再放入已经蒸过的糯米肉丸和蛋卷下锅煮,汤翻滚一次即可。

因为蛋卷这种东西孩子都喜欢吃,所以跟油炸肉丸子一样,家里油炸的蛋皮也不少,存放在坛子里,这一次做糯米肉丸蛋卷汤直接取出蛋皮包裹肉糜卷成蛋卷就可以,省了不少的事。

味道冲的红烧猪皮肉和辣子鸡都是在蘑菇房里炒出来的,粉蒸肉、酿豆腐、糯米肉丸蛋卷汤才是在厨房里做的。

也因此,做这一餐饭花用的时间也较之平时多了一倍以上。

朱娇娇听了听声音,这个时候叶有华还没有回家,想来应该是在大队长家里谈事情。

不过,过小年,一般都不会再别人家吃饭的。

朱娇娇留出一个青菜先不炒,找出蒸笼,一边将菜搁在蒸笼上温着一边冲堂屋里喊了一句,“爹,有华还没有回来,叫素珊跟素璎姐妹去大队长家看看还要多久。”

堂屋里朱立勤应了一声,素珊素璎姐妹也应了一声,还有素瑶喊着要一起去接爹爹。

朱娇娇洗了手从厨房里出来,果然,三姐妹都出去了。

只剩下一个成忠跟父亲正在下围棋。

朱娇娇把母亲手里的针线活给收了,“娘,这天要黑不黑的,又没有点灯,容易坏眼睛,先别做了。”

“没事,纳鞋底又不是绣花,坏不了眼睛。”于敏乔被收了东西也没有抢,干脆也歇一歇。

朱娇娇把针线活收进篮子里,听了母亲这话不赞同,“纳鞋底也是精细活,一样的容易坏眼睛。”

她的梦中,后来几十年除了做鞋子和衣服也就是做鞋垫的时候绣点简单的囍字花样,再也没有做过精致的绣活,还不是一样的坏了眼睛。

朱娇娇也没有做活,干脆坐在成忠旁边看他跟父亲下围棋。

对于围棋,朱娇娇也就知道一些基本的规则,简单的几招,别的都不会,一跟人对阵就懵了,父亲跟她下过几次围棋就不肯了,先是叫她去跟成忠去下棋,后来又不许她跟成忠下棋,说是别把成忠一个好苗子给带坏了。

最后她连年纪最小的素瑶也下不赢,气的父亲都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最后叫她照着棋谱打谱算了,权当修身养性。

虽然不怎么会下围墙,看棋勉强还是会看的,这么仔细一看,成忠竟然跟父亲对阵了个旗鼓相当!

难怪父亲说她会把成功这个好苗子给带坏了,就她那三脚猫的功夫,估计还真是很有可能会把成忠给带坏。

正当棋盘上杀得难分难舍之时,叶有华赶着牛车载着三个女儿一起回来了,朱娇娇就回了厨房把最后一个青菜炒了出来就摆桌吃饭了。

准备吃饭的时候朱娇娇还问了一句,“爹爹,你跟成忠哪个赢了?”

“还没下完,我们下回接着下。”正在倒酒的朱立勤随口回了一句。

朱娇娇眨眨眼不说话了,这也是她觉得不可思议的,她是离了棋盘就不记得棋子的位置了,可父亲他们一盘棋没下完还给记下了,下回摆好棋子又能接着继续对阵。

“哦,今天成忠跟爹爹下棋下的很好?”一旁的叶有华听了就很感兴趣,他以前在地主家做大管家时也就是认得几个数字,不叫下头的人给骗了。

琴棋书画这等高端的东西还是做了朱家的上门女婿之后跟着岳父学的,琴跟画他不大感兴趣,也没有什么的天分,学的不怎么好,但书跟棋,却是学的不错,平时来了兴致也会很岳父厮杀一盘,但还从来没赢过,坚持得最久的一盘棋也就是三顿饭的功夫就败了,没想到成忠跟岳父下棋竟然还需要续摊。

朱娇娇家并不大讲究食不语这种规矩,只要不在饭桌上喷饭喷口水就行了,于是接下来子孙三代就在饭桌上讨论了个热火朝天。

前面几段朱娇娇还能跟得上,紧接着就跟听天书一般了,朱娇娇看了看几个女儿,素珊比她坚持久一些,素璎跟素瑶比她还先蒙圈,至于母亲于敏乔,压根儿就没在听着三代人热聊。

朱娇娇也放弃了,干脆认真的吃起饭来。

晚上做的菜是一家人都喜欢吃的,热热闹闹的吃完一顿饭,真的是连一颗红薯都没剩了,朱娇娇好歹还记得盯着孩子们少添饭,被限制了装饭,几个孩子干脆就把菜跟红薯吃光了,剩余的土豆饭也就被几个大人清空了,锅巴被孩子们一拥而上给分了个干净。

朱娇娇看了看几个孩子鼓鼓的肚子,“一会先去散步消食,晚上再多练五遍五禽戏和健身拳。明天早上起来五禽戏跟健身拳各练五遍。”

吃得满嘴流油的孩子们高高兴兴的应下了,等大人们都吃完了又还帮着一起收拾桌椅碗筷。

朱娇娇干脆就放手让孩子们去洗碗了。

以前也是两个女儿轮流洗碗的,这几年干旱缺水,怕孩子们浪费水,朱娇娇才接手了过来。

这次孩子们积极,朱娇娇就让他们去洗,自己在一旁盯着,孩子们都很懂事,就着一点点水把碗给洗得干干净净,一丁点也没有浪费,朱娇娇暗暗点头,看来以后还是可以让几个孩子轮流洗碗的。

朱娇娇跟母亲在厨房里一边盯着孩子们洗碗,一边整理厨房,搁在灶台边的柴火不多了得添加,水缸的水位不高了得添加,明天早上准备做玉米粥,得先浸泡,明天准备要吃的肉菜也得今天晚上备好了,不用明天急急忙忙的赶着做,还有其他的菜也得先备好,这样做饭的时候就更省时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