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中媚

关灯
护眼
第27章 定风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十月二十一日, 宜出行。

平阳侯府的马车到庆国公府时, 府邸门口早已经是一片熙熙攘攘。

各府马车井然有序的停在大门两侧, 其中美婢小厮,贵女往来, 云鬓花颜,香气浮动。

顾熙言刚扶着靛玉的手从马车里头出来, 那厢便跑来一个顾府的小厮,冲她深深一躬身, “小姐, 夫人已经到了,现在在花厅喝茶呢。”

五日之前,庆国公夫人给盛京城中各官眷送上了请帖,说是庆国公府后花园种的花树正当时节,满园芳菲, 特邀诸位贵女夫人到府一观。

顾父顾万潜官致礼部侍郎, 再加上顾熙言被圣上赐婚成了平阳侯的嫡妻, 顾府可谓是烈火烹油,越燃越旺,故而这次赏花会,顾熙言的母亲顾林氏也在受邀之列。

跟着庆国公府上的丫鬟婆子穿过垂花门, 穿过两侧的抄手游廊,又转过嵌珐琅山水的大理石座屏, 走了许久的功夫才来到花厅里。

花厅里坐了满堂的贵妇贵女, 正三三两两的寒暄攀谈。顾熙言径直走到堂前, 给上座的几位年长的高门贵妇见礼。

定国公夫人石氏正和身边几位相熟的贵妇说话,见顾熙言上前来拜见,忙起身扶起她道,“平阳侯夫人无需多礼。早听闻夫人生的明艳可人,如今一看,竟是所言不虚,真真和平阳侯爷如金童玉女一般!”

石氏出身武将之家,举手投足间带了一股子飒爽的风范,就连夸起人来也格外直白。

顾熙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寒暄了几句,方才转身去宾席找了母亲顾林氏落座。

自打上次顾熙言三朝回门,顾林氏这是第二次见到自己的女儿。等顾熙言落了座,顾林氏忙拉着她的手,压低了声音问最近平阳侯府中如何,内宅治下可好,身子恢复的如何了等等。

顾熙言一一答了,红着脸道,“侯爷侯爷颇为体谅女儿,那日之后,便有分寸了许多”

顾林氏点点头,“侯爷是个粗中有细的,既然夫君体谅,你也万万不能拿乔,这闺中之事,妇人心里虽说要有个度,但也不要太娇贵任性了!”

顾熙言红着脸应了“是”,便听顾林氏又低声问:“近日京中盛传青州曹家之事,听闻那曹家是萧氏二房主母的表亲,你父亲叫我来问问你,这其中情状,你可清楚几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且不论有心还是无意,青州曹家之事被一传十、十传百,在盛京城里比那西风还吹得猛烈。

三天之前的金銮殿早朝,谏议大夫沈阶手持着象牙笏,上来便毫不留情地参了曹用及一本。此事一出,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如今三日过去了,这小小的青州知州曹用及,已经成了盛京城中官宦之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青州曹家之事,看似是曹用及不仁、不义、不礼的家事,但聪明人一眼便看出,青州曹家之事背后,实则是国事。

成安帝变法在即,各州郡里,一些老派守旧的世家大族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高喊“祖宗之法不可变”,俨然成了成安帝变法大业路上的绊脚石。

张氏是世代盘踞在青州的大族,族中弟子大多入仕,密密麻麻的镶嵌在青州的官僚系统里。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大燕朝的疆土上,各州郡皆有世家大族盘踞,为上位者所忌惮。

但像青州这样,知州和世家大族有着姻亲关系的,却少之又少。

那日金銮殿早朝,御史大夫沈阶出列参了曹用及一本之后,几位自诩“清流”的官员纷纷出列,证明御史大夫沈阶所言属实。一场早朝下来,完全成了这个小小青州知州的揭短大会。

世家大族整还是不整,皆在皇帝一念之间。除了沈阶以及少数几位“直臣”是秉持着为民除害的初衷外,其余大多臣子更多的是在“赌”皇帝的心。

成安帝早就想敲打士族,为变法大业扫清阻碍。曹用及在这个节骨眼儿里冒出来,简直就是送到成安帝面前的引火线。

变法在即,再等下去只怕会积重难返,此时便是最好的契机。

果不其然,金銮殿上皇帝听了众臣的言论龙颜震怒。当即下旨暂停曹用及青州知州一职,并由大理寺卿全权严查此事。

顾熙言听了这话,当即左右扫了两眼 ,拉着顾林氏起身道,“母亲,咱们不如去花园里,边赏花边说体己话。”

庆国公府占地虽没有平阳侯府那么夸张,可也算开阔,尤其是这后花园,亭台楼阁,山水奇石,修的格外俊秀。

如今正值十月,院子里栽着的成片的木芙蓉、木槿花、昙花、菊花应时节的花卉纷纷绽放,一派花团锦簇,鸟语芬芳。

“母亲,青州曹家之事,圣上自有定夺,父亲素来不是轻举妄动的性子,切记,只要在金銮殿上不失了分寸,便无大碍。”顾熙言折了一只木芙蓉拿在指尖把玩,“青州曹家之事,女儿可以确定的是,传闻中曹家那些丑事确实属实。”

顾林氏听了这话,长叹一口气道,“你父亲原也是这么打算的。且不说那曹大人是个不仁不义之徒——这青州曹家真是分外倒霉,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撞到圣人面前,瞧这架势,青州曹家大约是万劫不复了。”

顾熙言听了,指尖捻着那朵木芙蓉,浅浅笑了笑。

朝堂之上,哪有对错?只有输赢罢了。

只要猜中了圣人的心思,便是稳赢不输的。相反,若是刚好违背了圣人的心思,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况且那曹用及所做下之事,真真是让人不齿。

大燕朝风气颇为开放,顾熙言听闻,前些日子已经有人专门把青州曹家之事写了话本子,在茶楼戏馆子接连上演,台上台下皆是谩骂曹用及不仁不义。更不用说那些读书人是怎样讽刺曹用及有辱诗书、所干之事非人哉了。

母女二人又往前走了几十步,转过假山荷塘,便听到一阵人声鼎沸,原来前面设了投壶射箭的场子,几位性子活泼的贵女正拉弓投壶,好不热闹。旁边设了观赏席,十来个贵妇聚在一块,看着轻歌曼舞,正惬意的喝茶谈天。

母女二人刚落了座儿,旁边一位梳着巍峨高髻的中年妇人便起身冲两人走了过来,“平阳侯夫人、顾夫人!”

顾熙言定睛一看,原来是韩国公二房的夫人李氏,只得起身见了礼。

韩国公府没有分家,故而府中现在还住着满满当当的三房人。韩国公夫人性子沉静,不大爱参加这种贵妇的小聚,二房、三房的女眷却素来好热闹,盛京城中的女眷宴饮小聚一概不缺席,还总是在韩国公府里举办一些应时应节的聚会。

“眼瞧着秋日将近,趁着桂子最后一次花期,国公府上特地准备了菊花宴用的是鄱阳湖里头的大闸蟹和隔了年拿雪水酿的菊花酒请平阳侯夫人和顾夫人务必要赏脸!”李氏笑道。

“那真真是难得至极!二夫人如此雅趣,想必国公夫人也没少为宴席操劳准备。妾身和家母是最喜欢这些雅致不落俗套的聚会的只可惜”顾熙言一脸惋惜道,“只可惜过两日便是我那亲姨母嫡子的洗三礼,竟是和贵府的宴饮撞到一块儿去了,真是不巧!”

顾林氏听了这话,看了顾熙言一眼,也惋惜道,“我那嫡亲的妹子命苦,成婚五年竟是无所出。不知用了多少千金科的药物,如今才好不容易得了个嫡子,我这做姐姐的也替她高兴。”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氏也不好勉强,只道,“那便请顾夫人替我带个好儿过去!咱们府上的聚会是时常有的,下回平阳侯夫人和顾夫人记得来便是。”

母女二人忙应下了了,又寒暄了几句,这才作罢。

等李氏回去落了座,顾林氏才低声嗔怪道,“你这孩子这么信口开河,空口白牙的便说瞎话?你那姨母家大表姐的儿子都十岁了!哪有什么劳什子的洗三礼!?”

“何况你外祖林家对韩国公还有救命之恩!虽说咱们也不求韩国功夫报答,但也没必要跟韩家这么刻意疏远”

韩国公府和顾熙言外祖林家颇有渊源。

当年韩国公世子韩烨一出世便被太医诊出有心病。当时林氏一族已经归隐山林,韩国公府上托人几番求医,用了两年的时间,这才求到外祖林氏的山门前。

韩国公在山前跪了一天一夜,才求得顾熙言的外祖林氏出山,将世子接入林氏隐居的深山内看诊。

韩国公世子在深山中养病,一养便是两年。那段时间,林氏一族整天如散金子一般,用珍药奇方将养着小世子,这才堪堪医好了娘胎里带出来的心病。

令观年间宫变后,林氏一族便从太医院院首的位子上退下,自请归隐山林,从此更是杜绝和朝中之人的一切来往。故而治好了韩国公 世子后,林氏一族不求报恩,只叫韩国公不准声张,不准透露分毫。

顾林氏出身杏林世家,所谓医者仁心,顾林氏从小便教顾熙言要心存仁义,与人为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