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中媚

关灯
护眼
第41章 少年游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翌日午后。

到今日, 今年秋冬的芳林围猎就算是落下帷幕了。围场的露营地前,各府的大帐中, 丫鬟婆子小厮正忙进忙出地收拾行装。

平阳侯府大帐前,一辆车辕处绘着山茶花的马车缓缓驶来,只听见车夫“吁——”了一声,马车便缓缓停了下来。

只见策马跟在一旁的淮南王翻身下马, 转身行到马车前, 扶着车厢里的人下车, 那美人穿一身朱红色繁复花纹长袍,戴着一顶镶满宝石的冠帽——正是晖如公主。

晖如公主下了马车, 小跑着上前,一把握住顾熙言的双手,拉着她左看右看, 满面担忧的问,“平阳侯夫人, 昨日你可有受伤?那匹马不知怎么发了疯,惊吓到了夫人, 都怪本宫,不该拉你去骑马本公主答应教会你骑马的,却出了这样的意外, 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昨晚萧让一路抱着顾熙言回了大帐,心中火冒三丈, 下令来客一律不见, 硬生生把赶来探望顾熙言伤情的淮南王和晖如公主拦在了外头。

据靛玉说, 昨晚,晖如公主皱着一张苦瓜脸,蹲在大帐外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才被淮南王好言好语地劝回去休息。

故而,顾熙言没想到,淮南王夫妇二人会特意赶在临走之前来专门道歉,忙笑了笑道,“王妃娘娘,不碍事的。你看,妾身这不是好好的吗?”

晖如公主又望着一旁站着的的萧让,不好意思道,“平阳侯爷,千错万错都是本公主大意所致!叫夫人平白受了惊吓,实在是万分抱歉!”

萧让一脸神色淡淡,听了这话,只抬手道,“过去的事都过去了,王妃不必过于介怀。”

淮南王听了这话,当即挑眉看了萧让一眼。

淮南王府和平阳侯府是世交,淮南王只比年长萧让两三岁,后来两人一同做了几年皇子伴读,长大了又一同在军营历练,再后来,又并肩作战,驰骋沙场故而两人的交情,说是“发小”也不为过。

细细算来,两人相识也有一二十年了,对彼此的脾性虽说不上是了如指掌,也能摸透个大概。

故而淮南王一看萧让这般模样,当即知道昨晚他心中的气焰还没消,依旧窝着一股子邪火呢!

思及此,淮南王颇为和蔼可亲的笑了笑,“侯爷,借一步说话?”

只见淮南王亲亲热热地勾着萧让的肩膀,走到到一旁无人处,单刀直入道:“彦礼兄,明人不说暗话,你要怎样才能原谅本王的王妃?”

萧让拍开淮南王搭在他肩头的爪子,仍是一脸不咸不淡,“本候方才已经说了,叫王妃不必介怀。王爷是听不懂吗?”

淮南王看着萧让,算是从头到脚都没了脾气——他信了他萧彦礼的邪!

这位爷看着一脸云淡风轻,摆出一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模样,这心里呀,指不定盘算着准备在哪阴他呢!

并非淮南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萧让实在是“前科”太多。

就比如那年重阳宫宴。

当时酒过三巡,九龙御座上的成安帝一时兴起,随口出了两个韵脚,叫一众皇子和伴读当场作首雄浑壮阔的边塞诗。

当时萧让和淮南王两人刚刚入宫做皇子伴读,不过才十几岁,皆是一脸的青葱模样。

平阳老侯爷对萧让的教养颇为随性,见他从小便对刀枪感兴趣,便索性带他在军营里历练。至于舞文弄墨之事,还是元宁长公主逼迫着萧让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才没有落在人后去。

私下里,萧让从不屑于参加诗社吟诗作乐,用他的话说便是“借着伤春悲秋之名,行着男女暧昧之事,实在无病呻吟”。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写诗。

也许是骨子里世代 流淌着的一腔热血,萧让的边塞诗作的最为壮阔雄奇,气象万千,就连太子太保施昌源见了,也忍不住多次褒奖。

故而那日,萧让几乎是不假思索,抬笔便是一首荡气回肠的边塞诗作。

可是,等成安帝身边儿的大太监把一众皇子和伴读的诗作收了上去,一一评鉴的时候,淮南王却呆了。

原因无他,那首拿了头名的诗作,明明是淮南王亲眼看着萧让写下的,如今,怎的变成了四皇子写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