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户部郎

关灯
护眼
户部郎_120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匠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刷石灰墙的事情,许明旭完全不以为意:“此法民间多有流传,你们拿去用就是了。”又对着不远处正在和小羊玩耍的书童叫了一声,“小钟,回了!”

“哎!”小钟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从小羊嘴上把自己订的小册子给抢了回来,顶着一身的草屑跑去套车。

安长这边也有番商,只是和京城那边的有所不同,多是从西面过来的,言语不通之下,不仅交流困难,还会发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他家少爷说了,得相互学习,促进国际交流,以便坑人……不对,是为了互利互惠。

主仆二人回到县衙之后,小钟继续勤勉地学习,许明旭提笔给屠浩写信。这是他每天的习惯。只是信每天都写,现在却不像以前住在万春庄时那样方便,得隔上一阵子才能寄出去。

屠浩每次收到的信都是厚厚一摞,内容不仅有文字,还有许明旭画的安长的各种风貌,最近一封上画了一匹匹精神奕奕的小马。

看着信上说的将来带他骑大马,他高兴之余又有些忧心:“我觉得到时候我会长得很壮实,这些小马长得没我快,会被我压伤的。”

戚七:“您别想太多。”

作者有话要说:大太阳o(*////▽////*)q:不骑大马,可以骑哥哥。

小耗子 o(〃'▽'〃)o:这样多不好啊。

大太阳(*/w\*):不,这样很好,坐上来♂。

小耗子⊙▽⊙:噫!

大太阳 ?(? ? ??):很好,现在可以快马加鞭♂了。

关于墙上抹石灰的事情,其实是熟石膏,加入浆糊什么的←这些是根据久远而模糊的印象来的,貌似什么古建筑还是别的课上老师提了一嘴,别当真。古代浆糊基本都是用糯米烧的,挺费钱的,古代有钱人造陵墓啥的会用,一些城墙也会用到,一般苦哈哈的百姓家里面应该是不会这么干的。蠢作者文中作了略写,请不要追究细节。找了半天就找到一个日本刷墙用的熟石膏的做法,是用烧海藻布过滤得到粘稠的水,再加入蓬松过后的植物纤维,放入石灰进行充分搅拌。今天早上问了太后,太后说以前刷石灰墙就是里面拌秸秆,不然刷不上去,没其它东西。所以我纠结半天到底是为了啥_(:з∠)_

第96章 培训班

安长在大汉朝的西部地区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县城, 每年往来商队不绝。只是安长的坊市没有京城那样规整, 别说是番商, 就是当地的那些摊贩都十分随性。

其实原先的京城也是大同小异,但是京城的街道大多铺了石板石砖,又有专人时时清扫, 看上去并不如何脏乱。同样的情况换做几乎只有土路的安长,下雨天泥泞不说,晴好的天气便是满城的沙尘, 弄得整个县城的人都跟蒙了一层灰一样。

修路放哪儿都是一件大事, 安长县的府库内的钱也就够日常开销的, 想要修路根本就不现实。至于在当地募集善款, 许明旭新官上任,根本就没有这个号召力。

他也没将目标定那么远,直接下令在东城门那里设立了一个集市。说是集市,其实也不过是一块圈起来的平整的空地, 用砖石砌了一排排大小相同的桌子,租金一文钱一天, 其它地方禁止乱设摊。

老百姓们完全没有反弹,因为以前得收城门税, 同样是一文钱,但是不管是不是做买卖,哪怕只是进城探亲,一样得收钱。

老百姓们得了实惠,而且眼见着城里确实干净了许多, 倒是完全不嫌出门几步路的麻烦。其实现在虽说没人担着东西在城里叫卖了,但是买什么东西,到这集市上来转一圈,基本都能买全乎。

至于满城的风沙,许明旭暂时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令人做了一些浇花的洒水桶,让城中一些孤儿隔一个时辰沿街洒扫一遍,另外安排了一些跑腿的杂事,以换取每日两餐和四季衣裳。

安长县比起周边来,算不得穷地方,但是以前城里的这些孤儿也没什么人管,造成一些孩童依靠小偷小摸为生,还有一些孩童被拐卖。每年都会有一些孩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夭折。人们并不是不想管,然而单纯靠着一家一户或者几家几户,实在是管不过来。

现在好了,这些孤儿有了约束,一些想行善举的人家只要直接把钱交到衙门,告诉负责的师爷这钱的用处就行了,也不用担心钱财被吞没。衙门前的告示栏上每个月都会贴一张收支清单,一笔笔十分清楚。也不用担心账目不实,只要捐钱捐物的,随时都能去查账,特别硬气。

县衙门其他的官员倒也不是不支持。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在街上帮着做事的一些孩童,多半已经有个十来岁,再过上三四年,他们就能到养猪场也好,或者是到正在兴建的那什么社区也好,去从事一些略微有些繁重的工作,哪怕是去给地主人家放羊,总也能赚一分足以糊口的钱。这样再过上个三四年,这群现在的孩童就能够长大成人,自己立户了。

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功绩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